|
AI眼镜的虚火 被扎克伯格浇灭了?时间:2024-09-27 在Meta Connect 2024上,扎克伯格几乎「忽略」了当前Meta旗下销售最火爆的硬件产品——Ray-Ban Meta。 这款由传统眼镜商Ray-Ban(雷朋)和Meta联合打造的AI眼镜,不到两个季度就售卖了超过100万台,今年出货量有望突破200万,是继Apple Watch后极少数看上去具备市场化潜力的科技产品。 但扎克伯格似乎对它的成功并不兴奋,总时长接近两个小时的开场演讲中,Ray-Ban Meta只占用了大约10分钟。 他把更多时间花在了介绍其它产品上,包括价格只有Vision Pro 十分之一的VR眼镜Quest 3S,和AR眼镜原型机Orion,即便这两款产品的销量远不如Ray-Ban Meta。 而在提到Ray-Ban Meta时,扎克伯格只重复了一些它有视频、翻译、通话功能的论调,其中勉强让人有些印象的是——他打算把这副眼镜卖给盲人。 这种错位令人困惑,为什么扎克伯克对于眼前的爆款鲜少提及? 通过复盘Ray-Ban Meta的火爆和厂商之间的竞争,「硅基研究室」发现,AI眼镜可能是一款出道即巅峰的产品,摆在面前的或许是一条下坡路。 Ray-ban Meta火爆, 和AI关系不大 在扎克伯格对Ray-Ban Meta的短暂介绍中,着重强调了一个新应用「be my eyes」。 简单来说,这项功能可以将视力有缺陷的人与视力正常的志愿者相连,让志愿者通过眼镜的摄像头看见用户周边的环境,并通过电话告诉他。 还是摄像头。复盘Ray-Ban Meta的火爆,镜框两侧分辨率达到1200万像素(和iPhoneX一样)的摄像头,几乎承载了它的所有亮点。 比如AI。 除了Ray-Ban Meta,市面上有许多搭载AI功能的眼镜,功能也大同小异,均表现为基于AI的生成能力语音回答用户的问题,就像把百度挂在了脸上。 不同的是,其它产品大多只能通过语音,而 Ray-Ban Meta采用了语音、视频混合输入的形式。 其中的差别在于,当你想知道面前的食物热量有多高,可以直接问Ray-Ban Meta“这些食物的热量有多高”,而其它眼镜则需要先告诉它你午餐吃了什么。显然前者方便得多。 再回到摄像功能本身。 Ray-Ban Meta的摄像功能主要有三个特点:便捷、第一视角、清晰。 将这三个特点提炼成具体的场景—— 用户突然看见某个值得记录的画面,不必像过去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再打开摄像头,找到合适的角度,才能进行拍摄。只需要和它说一声「拍视频」或轻触镜架,眼睛旁边的摄像头就能真实拍摄出肉眼所看见的画面。 这些优点使其深受视频博主的青睐,Youtube上对于Ray-Ban Meta的褒奖大多都集中在视频功能。 国内也一样,虽然它并未在国内发售,但不妨碍up主们乐于分享。 除了摄像之外,Ray-Ban的背书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Ray-Ban Meta的产品经理可南在接受「硅谷101」采访时提到,产品发售后,用户更在意如何验光,款式是否时尚,有没有补贴等传统配镜过程中涉及的问题。 Ray-Ban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