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区动态 >>产业新闻 >> 被平台接连“讨好” 我还是拒绝参加双11
详细内容

被平台接连“讨好” 我还是拒绝参加双11

时间:2024-09-29     【转载】

“今年的双11活动报不报名?”正值双11活动商家报名之际,不少商家,特别是中小商家,在报名与否的抉择中反复横跳。

随着双11大促临近,淘宝、京东10月14日开启活动,而抖音更是早在10月8日早早入局。尽管活动名为双11大促,但实际上促销时间已逐年提前,真正的促销战火早在10月初就已经点燃。

此次双11,各大电商平台如淘天、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促销玩法。为了吸引优质的中小商家,平台为商家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与流量支持。而对于消费者,则是推出各种购物优惠、满减活动,以刺激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淘宝预计将在十月中旬接入京东物流,为商家提供更多物流选择,而京东也将接入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此外,淘宝已在九月底开始接入微信支付,预计双11前,京东也将接入支付宝支付。这些大厂此刻的开放合作,似乎都在为双11大促蓄力,争夺市场份额。

然而,「市象」发现,这届双11略显冷清,和往年相比,有更多的商家选择不参与此次双11活动。

01

卖力讨好的平台

在今年的双11购物狂欢节中,电商巨头们终于觉醒,意识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旨在降本增效的惠商政策。

淘天率先推出“退货宝”服务,帮助商家降低退货成本,最高可减少30%的费用。此外,淘天还实施了大促免佣、店播免佣、取消运费险,并提供0手续费回款等服务,旨在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同时,对于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家,天猫将返还其在双11期间的佣金,希望进一步减轻商家的财务压力。

京东也推出了“免报名”机制,简化商家参与双11的流程,并启动了“厂货百亿补贴”计划,支持白牌商品。京东还计划投资10亿资源,通过“直播限时价”等活动为商家引流,预计流量可达千亿级别。

拼多多则通过百亿减免计划,减少了商家的物流成本,并将“百亿加倍补”升级为“超级加倍补”,覆盖更多品类,支持创新品牌。同时,拼多多还降低了技术服务费,免除了资源位技术和推广软件服务费,减少商家运营成本。

抖音电商平台则为商家提供了运费险优惠,号称符合条件的商家成本可降低10%-40%,全年可为商家节省超过40亿元。

然而,尽管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抛出橄榄枝,中小商家的反应却显得相对冷淡。

「市象」在与商家的交流中发现,对于中小商家来说,参加双11活动往往并非为了直接盈利,而是为了通过活动获取流量,希望活动所吸引的客户能够为日后的转化复购打下基础。

尽管经济下行等因素已使商家利润空间受限,但今年平台规则更新带来的新挑战,使得一些中小商家对平台失去了信心,彻底放下对于双11参加与否的纠结,直接选择以平常心对待大促活动,甚至有商家早早发出了全年不参加任何平台活动的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或许是招商情况不及预期,甚至出现了在商家表示不想报名参加双11活动的帖子下,有疑似淘宝请来的水军引导商家参加活动的情况。

02

仅退款优化是假象?

2021年,拼多多在国内电商领域首创了“仅退款”服务,允许消费者无需退回商品即可完成退款。然而,这项本应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政策,却被一些羊毛党钻了空子,恶意仅退款的行为让许多商家苦不堪言。

随着电商平台竞争格局的不断加剧,“仅退款”也逐渐成为电商行业的标配。今年,令商家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仅退款”。

淘宝于去年12月26日正式支持仅退款,根据规定,在产品质量差、投诉过多、差评过多的情况下,系统将自动支持仅退款,且卖家无法拒绝。同时,发货时间一旦超时,只要客户点击仅退款,系统将直接默认同意,无法召回快递

在行业内外的争议声中,淘宝在今年的7月底作出了让步,宣布对备受争议的仅退款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根据最新规定,平台将根据商家的新版体验分来赋予更多的售后自主权,对4.8分及以上的商家减少干预。

同时,淘宝也在不断升级其“仅退款”异常行为识别系统,增加了对异常高频退货、寄回调包、退货后物流异常等行为的识别能力。据淘宝官方数据,新策略上线两个月后,淘宝日均拦截不合理的“仅退款”订单超40万笔。

但对于不少中小商家来说,仅退款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政策调整之前,商家普遍感到不满的是他们在仅退款决策过程中几乎没有话语权。当前,商家们面临的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是,4.8分以上的商家拥有的所谓的“自主权”名不副实。

贺龙是一位资深淘宝店主,他向「市象」表示:“平台现在不审核,无脑罚款。”他回忆起一个订单,买家声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子上有一个黑点。然而,贺龙反复查看照片,却并未发现所谓的黑点。贺龙表示不喜欢可以退货退款,但买家明确表示拒绝将鞋子退回。

在这场看似无理的仅退款争议中,平台客服最终站在了买家一边,同意了退款请求。贺龙进一步指出:“现在只要买家声称有质量问题,无需提供任何图片或证据,单凭一句话就能迅速获得售后服务。”

贺龙的店铺体验分此前高达4.9,已经超过淘宝新规中设定的4.8分门槛,本应享有更多的自主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他依然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感。平台客服在处理这类纠纷时的不公平判定,让他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

另一名店铺体验分4.8的商家向「市象」表示:“一个顾客购买了我们店一支货损的口红,收到商品后的第三天申请了仅退款,原因就是收到货品破损有污渍,申请仅退款的图片还是我们商家自己拍的商品图,平台就直接同意了,这个货损商品我们是有明确标注的,货损照片也放在了商品详情页。”

「市象」注意到在这个订单的售后信息界面显示的流程是“买家申请——商家处理申请——退款完毕”,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买家一旦发起仅退款申请,尽管商家尝试与买家进行协商,但平台客服会直接介入,迅速修改协议并完成退款,整个过程仅需六分钟。表面上看,评分4.8分及以上的商家似乎拥有与买家协商的权力,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纸空文。平台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不会充分考虑商家的意见和实际情况做出合理且公正的裁决。

“4.8分以上也没有用,我们店还是被自动介入,这种事情只能看运气,看遇到的买家和小二怎么样。”另一名店铺体验分4.89的商家向「市象」表示,“我上个月遇到了三个,都是这种情况。我给平台客服打电话问,官方明确说会对4.8分以上的商家减少或者不介入,为什么我单单都被介入,全部都被恶意退款,客服哑口无言,只能不断表示抱歉。”

理论上,对于不合理的裁决,商家应当有权申诉。然而,据「市象」观察,商家申诉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贺龙也坦言:“现在我们都不敢轻易提出申诉了。”

根据淘宝商家的反馈,每当他们尝试申诉,淘宝系统便会弹出提示,告知商家每个订单仅有一次申诉机会,且若申诉失败并核实为商家责任,将会计入“店铺纠纷退款率”这一考核指标。

同时,平台还会提醒商家,申诉后可能会对店铺进行滚动排查和抽检。申诉提交后,界面甚至会展示因抽检而被处罚的商家名单。这些提示在商家眼中,更像是一种变相的威胁。

至于抽检过程,有商家分享了自己的遭遇:申诉后,平台会随机抽检店铺中的一个商品,即便商家提供了质检报告,平台仍可能以产品含量与质检结果不符等理由进行罚款,而平台却不会公开质检报告的具体结果,商家也无法确认是否存在真正的差异。


电话:400-000-0000
邮箱:12345678@126.COM
地址:北京市XX区XX路XX大厦XXX室
COPYRIGHT 2013-2017 京ICP备10000000号-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