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部委密集调研新政冲击:跨境电商进口能逃过熔断吗时间:2023-05-08 备受争议的跨境电商进口新政,在运行了近一个月后,可能再度调整。(点击进入>>跨境税改的“前世今生”专题) 有消息人士对澎湃新闻称,近日,国务院办公厅相关人士将牵头组织一个调研组,赶赴部分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试点城市,调研新政影响,听取相关企业和地方对于新政的反馈和意见。 另有消息人士告诉澎湃新闻,为深入了解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对当地进口业务的影响,商务部近期计划赴郑州开展专题调研,邀请当地企业和政府部门召开座谈会。 对于上述消息,澎湃新闻未能联系到官方置评。 自4月8日新政实施以来,不少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商家反馈,在取消免税额后,新政正面清单中对于首次进口商品的许可证和注册限制,以及一线入区时的通关单要求,将让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完全丧失优势。 部分保税区认识甚至直言,如果新政不调整,随着库存清理期的结束,跨境电商进口将进入熔断状态,因为已经少有商家继续从海外入货。 这引发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 沪上某跨境电商资深研究人士告诉澎湃新闻,“五一”期间,财政部曾召集了相关电商在北京开了个座谈会,了解新政的影响,“财政部自己也没想到,会带来这样的影响。按照货物方式来征税这点没有问题,但具体的监管模式(是否要按货物来),可以再考虑。不过,这也不是财政部能说了算的。” 目前,通关单的发放部门是检验检疫,而化妆品、保健品的相关注册需要则需要经过食药监。经过前两轮的政策微调过后,这两个监管部门未再就是否会松绑政策,进行公开表态。 相比税收增加,和正面清单中涵盖商品品类不全,跨境电商商家更关心的是,针对跨境电商保税进口的商品,是不是会参照一般贸易进行监管。这意味着,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是否也要像一般贸易那样,提供复杂的单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