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行业老兵:小杂粮如何打造大单品? 作者:方舟 文章来源:联商网时间:2024-09-16 一直以来,国民都对“养生”情有独钟。即便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不得不熬夜的年轻人,也开创了“保温杯泡枸杞”、“中医院抓酸梅汤”的“赛博养生”方式。尤其是疫情之后,健康化生活逐渐成为大势所趋,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食品消费方面,大众对于吃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 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中国超过70%的人口存在亚健康问题,而粗杂粮摄入太少成为制约健康的三大因素之一。 东亚国家杂粮摄入量低于及格线,离推荐量的每天125克相差甚远。杂粮是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物不仅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在预防和辅助治疗某些慢性疾病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 因此,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也催生了健康杂粮的市场机会。但与此同时,随着杂粮品类成为香饽饽,市场上也不可避免出现诸如品质参差不齐、拼低价恶性竞争等,那么,究竟该如何有效匹配消费者需求并提供高质量产品,推动健康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商网》在一场以打造高品质杂粮大单品为主题的溯源活动上,与行业老兵——林西县恒丰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滔聊了聊。 01 如何跳出价格战的怪圈? 粟香八千载,犁耕数千年。赤峰市一直是全国谷子的主产区之一,数据显示,赤峰市谷子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尤其是赤峰小米近年来更是名声鹊起,成为旱作农业的经典范品。 作为本地企业,林西县恒丰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围绕以本味赤峰小米、浓沙赤峰绿豆为主的健康杂粮商品,打造了“恒丰绿谷”品牌。经过多年深耕细作,目前企业已经拥有一站式绿色有机健康杂粮供应能力。 疫情之后,大众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为杂粮大品类提供了绝佳的成长“沃土”,但同时也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赵滔坦言,一些人执着于打价格战,致使目前整体市场的杂粮质量太差,“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杂粮?根本原因是追求健康,结果为了价格足够低,你给他们提供的却是不健康的产品,怎么可能会有未来?” 赵滔认为,现代企业不应仅依靠价格竞争,而应通过深度市场调研,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产业链上寻求多维度的突破,长远来看,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并保持一致性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 “我们要「从一而终」。一方面是始终如一的和区域零售保持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另一方面是选择的产品质量要始终如一,新季下来产品到下一个季新品上市,始终保持一致。”赵滔表示,特别是在大健康的领域内,需关注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不仅是应对当前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的趋势,也是符合国家2030健康战略的方向。 那么,究竟该如何在做好产品品质的同时,又能兼顾市场销售,跳出价格战的怪圈? 正如赵滔所说,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追求更加健康、精致的生活方式,这也就对杂粮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品质出发打造美好的商品是核心。 为了提供全品质的商品,从品种,到田间地头,直至门店销售,关键在于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从绿色种植基地到原粮收获、储藏,再到产品本味加工,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根据指标进行把控。比如,我们会做可视化的基地建设,使得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够安心安全、健康地消费。”赵滔如是说。 与此同时,恒丰绿谷还通过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提升杂粮类产品的品类品质呈现。例如,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特性定制相应等级、品种、口感度等方面的高标准规范,并坚持在各个供应链环节保持一致的品质标准。 保证商品高质量的基础上,赵滔觉得,想要保证商品畅销需要从供应角度出发,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匹配消费者需求并提供高质量产品,使得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他提出,市场上普遍采取以价格和类别为区分依据的做法已经过时,目前需要通过市场细分和聚焦特定消费者群体来优化产品及品类结构和供应策略,同时,可以持续改进和专注于地域特色产品以增强竞争力,提升经营毛利水平。 赵滔表示,为了保证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稳定购买体验,我们需要对每个产品品类进行细致划分,并坚持使用绿色、有机的产品原料。例如,在稻谷类产品中,我们将采用糙米、红米和黑米等多样化的绿色品种,并针对每一种品项设立专属品种,避免混合销售带来的质量问题;在特定品种品类上,坚决实现市场唯一,提升合作伙伴竞争力。同时,逐步建立起精细化供应链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捕捉各地、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以灵活的车型装载方式满足多样化包装及运输需求。 02 不一样的“大单品”策略 无论是开展市场细分还是聚焦特定消费者群体,从“术”的层面来看,立足点其实在于大单品的打造上。 在刻板印象中,大单品往往具备“人气最高,铺得最广,销量最高”三大特点。但这并不是赵滔想要的大单品策略,他所要打造的是地域性的大单品。 “怎样的小米是好米?我认为既有质量,又适合各自消费群体的,才是好小米。”在赵滔看来,在甲地卖的好的小米品种,未必就适合乙地消费者,好与不好是本地消费者说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