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区动态 >>产业新闻 >> 中国企业软件:“卷价格”不如“卷创新”
详细内容

中国企业软件:“卷价格”不如“卷创新”

时间:2024-09-26     【转载】

“单点 SaaS 的边界可能会慢慢模糊。”

“现在的 AI 产品还没达到用户的期望值,大家关注的一个核心是如何让客户为 AI 多付费。”

“电商在美国市场还是有比较大空间的。”

“在美国创业还要找软硬结合的方向。硬件供应链仍是中国的优势。”

……

以上观察,来自崔牛会广州分舵成员、创云科技创始人&CEO 李伏参加崔牛会美国游学的见闻。

在创办创云科技之前,李伏曾在惠普、戴尔、微软有过十多年的销售管理经验。2015 年,李伏在广州创办了创云。

在对这次美国游学的复盘中,李伏分享了他的独特视角。李伏提到通过高密度地与投资人、孵化器、准独角兽创业者们交流,参加路演活动等,为自己带来了新的认知提升。

“这些认知改变短期内可能对公司业务并没有太直接的帮助,但就像史蒂芬·乔布斯提到的 connecting dots(连点成线):在未来的某一刻,它们也许就会起到关键作用。”

以下为分享内容,经牛透社整理:

01

创业生态

在华源科技协会(湾区著名华人创业者社区)的路演中,我们看到了那里火热的创业景象,湾区的整个创业氛围,对我来讲还是挺震撼的。

硅谷的创业文化,也令人印象深刻。斯坦福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会选择在“gap year”创业,有的甚至因此辍学创业。硅谷创业,大部分都是 To B 方向,即使一些大学生也不例外。

这意味着一方面美国的大企业对于创新、创业公司的宽容度比较高;另一方面,与中国市场类似,C 端是流量逻辑,而大厂占据着流量优势。所以,为了避开与大厂竞争,硅谷很多创业者都选择了在 To B 方向创业。

我们还发现,在硅谷,比较流行“一人独角兽”的概念。AI 时代,单兵作战能力大幅提升,所以未来一定会出现“一人独角兽”企业:在这样的企业中,即使一个人用 AI 工具,也能做到几千万美元的营收。

湾区的成功,离不开这里的资金密度、人才密度。全美约 60% 的资金集中在湾区,湾区的创投文化也很浓厚,这里几乎人人都有创投意识,基本上大厂也都会投资初创企业的项目。

硅谷最著名的科技孵化器 Plug and Play,当年以“房租换股权”的方式在无意中开启了硅谷创投时代,陆续孵化了 Google、 Paypal 等一批独角兽企业。

同时,湾区也吸引了全球顶尖的人才。我还没有看到一个详细数据,但我能感觉在美国 SaaS 创业一定要有 VC,因为这是竞争和吸引人才的需要。

中美创业生态的差异,以及背后原因,是这次游学带给我较多感触的地方。在广深我们很少见到科技公司的广告牌,但在旧金山、湾区,很多地方都会出现 SaaS 公司的广告牌,其中有 AI 公司,有 Service now、Workday 这样的行业头部 SaaS 公司,也有初创企业。这些 SaaS 广告牌也是经常更新,真的是百花齐放。

在此之前,我并没特别意识到美国,尤其是湾区,和国内的创业生态是不一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湾区的创业者从 day one 开始,就面向全球市场;第二,他们的创业理念,通常也是基于一个改变世界的宏大愿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我感觉文化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决定了市场的付费意愿,厂商的创新精神,以及整个创业生态的差异。

付费意愿

无论哪里的企业都要追求效率,但为什么美国企业的付费意愿更高?这是因为“要为服务等价付费”的文化,在美国社会从上到下都已经存在了,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基本上不会卷价格。

美国市场的企业决策人,不会把服务费用压得很低,即便是竞标,大部分也不是“价低者得”。价格太低,反而服务可能有问题。虽然这样分析可能有点偏颇,但也说明了文化土壤不太一样,企业的付费意愿就不一样。

创新精神

硅谷不卷价格,而是卷创新,这在整个逻辑上也是闭环的。

前面我们提到:硅谷所有的科技创业都是需要 VC 的。但如果你的项目没有创新, VC 是不会投的。因为在湾区,有一种鄙视不创新的文化。从 VC 到创业者,假如有人已经做出这个产品,而你没有发现特别大的 GAP(差距),不能做到十倍优秀的话,你就不会得到什么支持,甚至也找不到合伙人。

所以,美国也不是不卷,每一个品类产品都挺多的,但他们卷的可能更多是创新,卷的是为客户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卷价格。

社会支持


电话:400-000-0000
邮箱:12345678@126.COM
地址:北京市XX区XX路XX大厦XXX室
COPYRIGHT 2013-2017 京ICP备10000000号-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