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浍南镇沙湾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夹杂泥土清香的热气扑面而来,蔬菜基地大棚里码放着新收割的芹菜,水灵鲜嫩,泛着亮光,大棚的另一边,还有大片未收割的芹菜,挺直鲜嫩,绿意葱茏。大棚里,菜农们剪根、打捆、清洗、装箱……个个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该村以蔬菜种植合作社为依托,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规模化发展露地芹菜和大棚芹菜种植,实现了芹菜四季生产。管理上,该村积极指导菜农采用生物有机肥、生物叶面、生物灭虫等新技术,生产的芹菜产量高、品质好,深受消费者青睐,亩均收入8000多元。“芹菜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耐寒性较强,皮薄、肉嫩、纤维少,口感脆甜,一上市就成为了抢手货,产品供不应求。”种植户方国辉笑着说。近年来,该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回引乡贤、惠农政策、一村一品、引进新品种、成立合作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举措,促进农业产业良性发展,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精品农业发展步伐,引导种植户瞄准“错季”蔬菜走俏的商机,巧打蔬菜上市的时间差,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产业,逐步实现了芹菜品种优良化、基地规模化、销售市场化,把小芹菜发展成大产业,芹菜种植走出了一条“芹”劳致富路。同时该镇加强培养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培育发展一批懂政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领头羊”。
2022年,双忠庙镇多措并举,持续推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落实,充分满足脱贫户、监测户信贷需求,发挥小额信贷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的造血作用,通过“小贷款”发挥“大能效”,帮助脱贫群众实现产业发展动力由“牵引力”向“内驱力”转变,有效保障脱贫群众发展产业稳定增收,“贷”动了乡村振兴大发展。“得知政府有这个政策,手续又简单还不要利息,我十分地激动,这真解决了我的大问题。感谢政府帮我申请的5万元小额信贷,拿到这笔钱,我养了几头牛,感觉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了。”五河县双忠庙镇刘蔡村刘家社激动地说。他通过5万元的小额信贷发展养殖产业,促进家庭收入持续增收,成为了小额信贷的直接受益者。双忠庙镇与信贷办理银行协商简化办理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乡村振兴工作站人员集中时间到村部为脱贫群众办理小额信贷审核业务。2022年全年1522.2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已发放到全镇脱贫户和监测户手中,为提高脱贫户收入水平、改善生存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接下来,双忠庙镇将定期通过大数据平台、入户再动员再摸排等方式加强对小额信贷政策的宣传,使小额信贷政策更好地惠及群众,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同时加强对小额信贷使用情况跟踪监督,做好贷后跟踪服务和指导,确保发展产业有路子、有项目、有带动、有效益,发挥各特色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用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推进五河县头铺镇队伍作风建设,头铺镇纪委主动扛责担责,结合本地区实际,聚焦突出问题,节前多举措拉紧“廉洁防线”,营造清正廉洁的节日氛围。头铺镇纪委坚持挺纪于前,预防为先,坚守重要节点,将节日易发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公车私用等问题作为监督重点,以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的形式,在节前对辖区18个村开展了监督检查,确保正风肃纪无盲区、全覆盖。加强警示教育,严明纪律规定,在监督检查“节日反腐”行动的基础上,组织全镇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安徽省纪委监委对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摘要,教育引导全镇工作人员以案为鉴,强化廉洁意识,强化自我约束,洁身自好守“廉关”,筑牢廉政思想防线。同时,镇纪委以每周工作例会为抓手,开展廉政教育,敲响日常监督警钟,真正让各项纪律规定、制度要求入脑入心。“常言道,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即将到来的春节,不仅是阖家团圆的重要节日,也是对党员干部党性和作风的一次大考。头铺镇党委将深入推进镇党风廉政建设,镇纪委紧盯关键节点,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节前思想认识,确保全镇工作人员过一个风清气正的廉洁年”头铺镇党委书记张良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