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区动态 >>产业新闻 >> 都在聊大模型场景 谁真搞懂了业务?
详细内容

都在聊大模型场景 谁真搞懂了业务?

时间:2024-05-26     【转载】

“消费者买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那个洞。”现代营销学奠基人之一——西奥多·莱维特对于场景的洞察常看常新。

场景理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社会学视角到媒介传播,再到数字时代的演变,其内涵和应用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的「场景」又成了大家口中的高频词汇。

如果将时间线稍稍放长,便能发现场景和技术的映照关系。

一个场景包含了在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用户如何与其他用户、系统、服务、产品交互,以完成特定的任务或达成特定的目标。

而当任一要素变化时,场景的稳态被打破,也就需要构建新的场景逻辑。当下最大的变量就是技术,近几十年的技术变迁超过过去几百年,不同的场景都在剧烈变化,同样的场景也在一次次重建。

以常见的交易场景为例,从线下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变成了线上浏览购买、一触即达,十八世纪最优秀的商人,到了二十一世纪也难以成功。技术变革把人、货、场、媒体、时间、空间、渠道分割为碎片化状态,但总有一种新工具把这些游离的碎片黏合起来。

这个新工具是什么?

2024 ITValue Summit 数字价值年会上进行了「创新场景50」系列榜单发布,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原因无他,所有人都想知道,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冲击下,该如何塑造新的场景,榜单给出了一些干货。

钛媒体历时两年创设了《创新场景50》栏目,见证近年来各方对“场景”的需求越来越清晰,在经过广泛案例征集后,我们又从方案匹配度与重要性、方案创新程度、客户痛点解决完成度、可量化价值等多维度,去审视这一轮的新场景。

好的创新场景,值得被大家看到。透过本届「创新场景50」系列榜单,钛媒体发现了几个趋势,首先是大模型场景的两极分化,浅层、实验性、内部场景居多,深层、规模化、外部场景较少。

一方面,过去一年,大模型从参数竞赛卷到应用层面,AI在企业端的渗透率快速提升,麦肯锡的调研也证明了这一点,AI 在企业侧的渗透率从 55% 增长到 72%,增长了 17 个百分点,如果把 AI 缩小到 GenAI 的范围,过去一年从 33% 增长到 65%,增长了一倍。

另一方面,大模型场景的落地还局限在企业内部,并且集中在知识库、客服、BI、代码等领域,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概念验证或小规模测试部署的阶段,大模型的价值得到部分兑现,但还不够深。


电话:400-000-0000
邮箱:12345678@126.COM
地址:北京市XX区XX路XX大厦XXX室
COPYRIGHT 2013-2017 京ICP备10000000号-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