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穿越大宗行业周期?从2008到2024 一个供应链老炮的肺腑之言时间:2024-03-04 近期参加了日照的中国产业互联大会和武汉的大宗商品供应链新质生产力论坛,在会上我做了关于产业互联网平台和供应链公司下一步在大宗商品领域的打法和出路的分享,和不少大宗商品的新、旧参与者做了一些深入交流,大家普遍感受是现在和以往不同了,甚至是根本性的不同。 下一步到底怎么走?大家也有很多想法,有想学供应链公司CR4,有想学日本商社,也有想学各种产业平台的模式。经历过2012年到2015年大宗价格暴跌的大宗商品供应链老炮们危机感更迫切一些,觉得2024年和2012年很像。现阶段大部分的供应链公司或者一些产业互联网平台都是在2015年以后成立的,对2012年底到2015年那波下降还没有亲身感受! 那到底大宗供应链公司以及产业互联网平台下一步如何走? 十年来两波下行期,供应链业务的底层驱动逻辑的变化 首先以史为鉴,都是时代的企业,看看当时什么经济环境下激发了这类机构的发展? 首先得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在2015年之后产业互联网平台和供应链公司会快速发展,很多国有供应链公司会很轻松的上到百亿级规模?是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和产业背景支撑了他们的发展? 简单回顾一下当年的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奥运会结束后煤、钢价格断崖式跳水,之后推出4万亿计划,价格回升,很多贸易商劫后余生般虚惊一场,他们开始更疯狂的以货融资,短线长投进入房地产等长回报周期行业,那个阶段房地产也进入到下滑后刺激增长阶段。上游原料端接着扩产能,大干一场,其实上在2008年之前产能就已经过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