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区动态 >>产业新闻 >> 双11瞄准“会花钱的年轻人”
详细内容

双11瞄准“会花钱的年轻人”

时间:2024-06-02     【转载】

每到双11,“今年氛围不如从前”的论调就会席卷一次。

尤其是在同质化大促频繁、主播带货常态化的当下,消费者参与度不高的现象更加明显。

实际上,不必过于悲观,双11整体趋静并非意味着一个时代的黄昏,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我国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的动态调整。

就像今年,双11就出现了一些好苗头。

一个明显的风向变化是,平台方逐渐走出片面追求底价竞争的陷阱,加强了在直播带货、私域流量、供应链完善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将双11变成了价格、品质、售后、物流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较量。

同时今年提振消费信心的信号更为明显,比如政府补贴首次“入场”,可叠加平台双11优惠,补贴力度达20%;阿里腾讯京东三大平台之间打破支付、物流的壁垒,为商家“降本增效”,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在极度内卷的电商行业,想要打赢这场硬仗,各大平台必须“卷的更全面”“卷的更真诚”一些才行。

双11“技穷”

今年双11狂欢节,有点变化,但真的不多。

不变的是,今年双11各大平台守住“低价”这个基本盘,依旧沿用“满减+红包补贴+会员消费券”促销方式。比如淘宝天猫,在跨店满减每满300元减50元活动的基础上,还将额外再投入300亿元消费券、20亿元的直播间红包等等。

京东方面同样是跨店满减每满300元减50元,另外叠加平台满200元减20元补贴券、每天60元额外补贴等;拼多多则将此前的“买贵必赔”服务升级为“买贵双倍赔”服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也积极入局。

变化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时间变长了。今年双11大促的“战期”基本提前了一周到十天,将整个周期延至一个月,这就意味着,本届双11将是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促销活动。

与此同时,淘宝天猫的预售机制回归,值得注意的是京东没有预售。直观感受是,同时在京东和淘宝下单,京东已经到货,淘宝还在预售;受限于促销机制,淘天在价格方面(未到尾款时间无法叠加300-50优惠)显得比京东贵了不少,从这个视角来讲,淘宝天猫稍显被动。

第二:阿里腾讯京东化敌为友。就像那句话,在商界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用这句话来形容阿里、腾讯和京东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支付方面,淘宝放开微信支付,“微信入淘”直接减少了支付环节中的操作困难,对于中老年等偏好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户或将重回淘宝怀抱。在物流方面,淘宝天猫开始接入京东物流,京东也将接入菜鸟驿站,对中小商家而言未来物流、配送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电话:400-000-0000
邮箱:12345678@126.COM
地址:北京市XX区XX路XX大厦XXX室
COPYRIGHT 2013-2017 京ICP备10000000号-0
seo seo